一站式法律咨询服务平台法议网欢迎您!
咨询热线

137-5100-6692

法律知识
强迫劳动罪
在线法律咨询
将会有专业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首页 / 罪名库 /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 强迫劳动罪
推荐律师
首席推荐律师-张磊

13751006692

立即咨询
关注排行榜
律师信息
姓名: 张磊
职务: 专职律师
手机: 13751006692
证号: 14403201110047316
律所: 广东静为律师事务所
地址: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深南大道1003号大中华国际金融中心A座7层701室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

强迫劳动罪的数罪并罚情况是什么​
强迫劳动罪 648 时间:2021-08-07


劳动者是有劳动自由的,劳动者有权依据签订的劳动合同的工作范围从事劳动,用人单位不得强迫劳动者进行劳动,如果强迫劳动者工作情节严重的构成犯罪,那么强迫劳动罪的数罪并罚情况是什么?下面由深圳律师网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强迫劳动罪的数罪并罚情况是什么


强迫劳动者劳动时,如果有殴打劳动者、侮辱劳动者等行为,造成劳动者受伤、死亡等情形的,可与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等罪名合并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四十四条 【强迫劳动罪】以暴力、威胁或者限制人身自由的方法强迫他人劳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明知他人实施前款行为,为其招募、运送人员或者有其他协助强迫他人劳动行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两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强迫劳动罪非法拘禁的有什么区别


强迫劳动行为和非法拘禁罪的实行行为之间有一定区别,本罪是以限制自由的方法强迫他人劳动,其侵犯的是他人的人身自由权和劳动权利;非法拘禁罪可能是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也可能是完全剥夺公民人身自由的情况,其侵害的法益是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行为人以拘禁的方法强迫他人劳动的,拘禁的时间较短,手段强度一般的,原则上应以本罪论处。但是,非法拘禁行为严重侵害了公民的人身自由,例如,私营企业主雇用打手监视民工的劳动并为民工戴上脚链以防止其逃跑的,构成本罪和非法拘禁罪的想象竞合犯,应从一重罪处断。


数罪并罚的原则


数罪并罚的原则,是指对一人所犯数罪进行处罚所依据的原则。简言之,即对数罪如何实行并罚。主要有吸收原则、并科原则、限制加重原则与混合原则。吸收原则的内容是将数罪分别定罪量刑,然后选择最重的一种刑罚作为执行的刑罚,其余较轻的刑罚都被最重的刑罚吸收。并科原则也即相加原则,其内容是将数罪分别定罪量刑后,然后将各罪所处的刑罚相加在一起全部执行。限制加重原则的内容是,以数罪中的最高刑罚为基础,再加重一定的刑罚作为执行的刑罚,或者在数刑的合并刑期以下,依法酌情决定执行的刑罚。混合原则是指同时适用以上三项或其中两项原则。


1.数罪中有判处死刑或无期徒刑的,采用吸收原则。即数罪中只要有一罪判处死刑或无期徒刑的,不论其他罪判处何种刑罚,都只执行其中的一个死刑或无期徒刑,其他主刑被吸收而不执行。


2.数罪中的各罪被判处的刑罚均为有期徒刑或均为拘役或均为管制的,采用限制加重原则。即在数刑的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但是管制最高不能超过3年。拘役最高不能超过1年,有期徒刑最高不能超过20年。


3.数罪中有判处附加刑的,附加刑仍须执行,即采用附加刑与主刑并科原则。这是因为附加刑与主刑的性质不同,无法相互吸收,也不能采用限制加重原则合并处罚,只能合并执行。


以上知识就是深圳律师网对“强迫劳动罪的数罪并罚情况有哪些”问题进行的解答,强迫劳动者劳动时,如果有殴打劳动者、侮辱劳动者等行为,造成劳动者受伤、死亡等情形的,可与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等罪名合并处罚。读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帮助,欢迎到深圳律师网进行法律咨询。


网站声明:深圳张磊律师网以学习交流为目的,整合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包括但不限于知识、案例、范本和法规等。如果涉及版权、商誉等问题,请提交问题、链接及权属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后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及时给予处理。本文仅供交流学习,若侵犯到您的权益,敬请告知删除。

2021

08/07

顶部

  • 简单便捷

    足不出户咨询律师

  • 金牌服务

    一对一专属顾问7*24小时金牌服务

  • 信息保密

    个人信息安全有保障

  • 电话咨询

    快速通话,高效解答

  • 热线:137-5100-6692(微信同号)

    地址: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深南大道1003号大中华国际金融中心A座7层701室

    Copyright © 2020 深圳市法商法务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粤ICP备2020092935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5839号

    分享-微信 ×